感謝政駒邀請,讓我有機會可以提前先看了這部《師控風暴》。會想看這部電影,是因為題材內容滿吸引我的,在去年一波me too事件之後,有些內容屬實,有些內容則是誣告,屬實的當然非常可惡,罪大惡極,真的需要好好懲治一下,但是也有些人卻趁亂陷害他人,希望可以博得一些關注,這些人也是非常可惡的。
《師控風暴》以校園中的性騷擾案件來討論性騷擾的議題,也討論誣告的議題,以及老師在校園中是多麼無助弱勢的角色。
以性騷擾來說,真的是非常難以舉證的,如果單就"被騷擾者覺得不舒服,就算是性騷擾"來看師控風暴的這起事件,確實茱絲莉因為同學的起鬨氛圍之下,覺得不舒服,也是有可能被視為口語上的性騷擾案件。所以老師在說話上,真的要非常小心,也許不要拿同學來作例子會比較好。
這篇文章想要分四個部分與大家討論,以及最後我對於如何自救的看法。
同志與性騷擾應該是兩件事
故事中被誣告性騷擾的老師朱利安,其實是一個男同志。我覺得導演這個安排,應該是想要強調,他不可能去性騷擾女學生。但是,我個人認為,不管朱利安是不是男同志,都不應該把他的性向跟性騷擾畫上等號。
劇中,老師們說:「你早點說你跟男人同居不就好了。」審查員說:「你有告訴同學你是男同志嗎?」而朱利安回答:「沒有,這是我的私生活。」朱利安一點錯都沒有。為什麼他需要告訴別人他是男同志,是男同志就不會性騷擾女學生嗎?是不是應該要回歸於到底"性騷擾的定義是什麼?"
不管朱利安喜歡男人或是女人,都不該影響性騷擾的判決,這才是正確的邏輯。
而朱利安只是剛好喜歡男人而已,若是要以朱利安的性向來說,那麼他教同學如何訓練手部肌肉,如果讓同學覺得不舒服,同學是不是可以去控告老師教他們做猥褻的動作?而且剛好是男同學,老師是男同志。
當然不是這樣,朱利安就不是抱持著性騷擾的心情與態度去教學的,所以無關他的性向,他有沒有性騷擾同學,和性向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學校、教育界官僚官官相護 / 小孩真的是天真無邪的嗎?
我個人覺得教育界是很可怕的,學校通常為了自己學校的聲譽、招生問題等,慣性在發生事情之後,會想盡辦法掩蓋,所以校園事件通常不容易被聲張。 不論被害人是老師,還是學生,都一樣。
被霸凌的同學會被學校老師勸說,息事寧人。被霸凌的老師會被學校責罵,一樣要求息事寧人安靜度日。還有一些人權團體總是愛介入校園,保護一些壞學生。
如果以《師控風暴》這主題來看,本文姑且先不談學生被霸凌的狀況,在老師被霸凌的情況之下,其實能夠求救的資源是比學生來得更少的。畢竟學生年紀小,小孩就被定義為天真無邪的刻板印象,以這樣的刻板印象來看,小孩怎麼有可能做這麼邪惡的事情?
所以,還沒有深入了解事件的人們,第一個選擇相信的對象,一定是看起來像"弱勢"的孩子,就像是台中校園警察進入事件,姑且不論是誰對誰錯,大家第一時間就會覺得,老師為什麼這麼過分要去報警抓學生。
但小孩真的是天真無邪的嗎?
我很喜歡一部韓劇《少年法庭》,女主角的一句名言「我很討厭犯法的孩子,犯法的孩子如果沒有嚴加懲處,長大之後就會變本加厲。」
實際上,韓國目前就是如此,很多未成年犯罪,就是直接在法庭上嗆法官說:「我就是未成年,你不能拿我怎麼樣。」而這些人出社會之後,有非常大的機率犯下殺人等重刑而再次入獄。
小孩真的是天真無邪的嗎?如果以劇中女主角來說,他也許是一時受到同學的威脅,所以說謊了,結果事態鬧到他自己無法想像的地步,他的一個認為無所謂的謊言,卻造成了一個好老師的損落。一開始就不應該開這樣的玩笑。
這就進入我想討論的獵巫議題。
隨意獵巫的攻擊行為,所造成的社會亂象
台灣人最悲憤的歷史事件應該就是"白色恐怖"了吧!隨便指責一個人是共匪,那個人就會被消失,韓國也有類似的時期。而現在的媒體好像也變成這樣了。
隨意說一個人怎麼樣,都不需要經過司法調查,那個被指著鼻子的人,就直接遭受到雪花般飛來的攻擊。不是說好"無罪定論"嗎?
但是大家聽到了傳言之後,看到了"新聞報導"就會相信,並且說「新聞都這麼寫了,他就是這樣的人吧!」然後就開始人云亦云。
之前看一個電視節目,某個藝人被指控性騷擾,最後長達七年沒有工作,雖然打贏了官司,法院認證他沒有性騷擾,但他也失去了他的工作和名聲,大部分的人都只記得他性騷擾別人的新聞,卻沒看見他被法院認證的勝訴新聞。
沒有人在意你有沒有做,大家只會把這些事情拿來當日常八卦而已
《師控風暴》中,老師被學生陷害之後,就算知道老師根本沒有這麼做的班代,仍然在筆記本上寫著誇飾的假紀錄,說老師的嘴唇像是AV男優般balabala的幻想作文,而這些文章記錄,將會被他拿去當作老師性騷擾同學的證詞。
班代的行為不就像是捕風捉影的散佈者嗎?大家都希望趁著這個事件被關注,被父母關注,被老師關注,被同學關注,所以盡己所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,來讓自己得到關注,或是藉著落井下石得到一些"快樂"。自己沒有過得很好,也不想要別人過得好的心態?
導致於事件發生之後,造謠的人越來越多,多到分不清楚什麼是真相,什麼是謊言,而調查就越發困難了。
久病無孝子
最初看到全體老師幫助朱利安的那一幕,我其實非常感動,但是,事件久了大家就失去耐心了,為了自己的利益,友軍越來越少,大家覺得這件事情太困擾了,也就開始覺得朱利安是個禍害。
有多少能夠一起相伴對抗大體制到最後?除非那個人真的很愛你,或是你的利益與他綁再一起,才能夠與你一起抗戰到底。
然而實際上,只有朱利安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?
並不是啊!惡劣的學生隨時會把矛頭指向你,你就保證自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?
這不應該是所有老師一起捍衛自己權益的時候嗎?
不見棺材不掉淚,卻是大部分人的選擇。又有多少人能夠提起勇氣,作為吹哨者呢?
人數不夠的情況之下,大環境的惡劣體制是不可能改善的,就像是革命的人不夠多,是無法推翻舊政體的。
最後想聊聊,如果我是朱利安,我會怎麼做?而你呢?如果你是朱利安你會怎麼做?
我必須說,朱利安真的是一個很有夢想,對於教育很熱情,並且是一個很棒的老師,他的教學很活潑善用引導來讓學生產生更多的聯想,我認為他是一個很棒的老師,今天如果他在一個好學校,他肯定可以協助很多學生得到很好的學習品質。
可惜他面對的學生,有兩三個惡劣的壞學生,很愛弄老師。他們不在乎自己的謊言會造成別人什麼樣的困擾,他們只知道自己手上有什麼利器,可以怎麼搞死一個老師。
在男友不允許朱利安繼續去學校的時候,朱利安說出了他的夢想。
但我必須說"有夢最美"。在自己都無法保護自己的情況之下,談什麼夢想?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。在這種學校不挺,學生搞你的狀況之下,我覺得辭職離開換環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
離職才是能夠保留夢想,實現夢想的最好方法。
學校又不是只有那一間,又不是只有那個縣市有學校,又不是只有法國有學校。想當老師去哪裡都可以當老師,如果這個縣市容不下你,那就去其他縣市,如果法國容不下你,那就去其他國家,我不覺得一個底蘊這麼深厚的人,會找不到一間學校收留你。
如果真的沒有學校,也不定只能在學校裡面交法文啊!補習班、教會、社大都可以教法文,都可以幫助學生,都可以實現夢想。何必留在那個會讓自己心靈受傷的地方呢?
我會這麼說,是因為朱利安已經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了,但他始終無法挽回局面,如果他在還沒有做這麼多努力之前,我會覺得他仍須努力,但他已經做了這麼多努力了,已經到說出「你們要我去自殺嗎?」這樣的話了,表示他內心已經無法承受這樣的壓力了。
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最重要的是守護好自己的心靈。
如果連自殺都可以了,還有什麼事情不能拋棄?死了夢想就沒了。那為何不能先拋棄這些學生,跟這間學校?反正一個是弄你的人,一個是不挺你的人,留在生命中要幹嘛?
我們這麼好的人,有熱情,有夢想,有學識,應該去找可以實踐自己夢想的地方,為什麼要讓自己在那邊被別人糟蹋?對嗎?所以,我如果是朱利安,我就會36計走為上策,到底那個破地方有什麼值得我留下的?反正我都可以選擇自殺了,為何不能選擇拋棄那個破地方,一無所有重新出發?
有些人可能會說,因為朱利安很窮他不能辭職。我必須回應,都要崩潰到自殺的人了,辭職餓死也比在那邊被霸凌到自殺好,餓也不一定餓死,去北車當流浪漢都不會死。說不定可以在街邊說故事教法文,還有機會翻身。如果去法國車站流浪,有一天跟一個台灣人聊自己的故事,還有機會被邀請到台灣教法文,所以說,真的生命最重要,不該把我們偉大的夢想投注在那個破地方啊!
然後,我想說,如果你是學生,你必須要知道,請不要說謊,真實的被性騷擾的人往往不敢開口,而沒有被性騷擾愛說謊的人,卻隨意攻擊誣陷。我只想說,如果你真的被霸凌,被騷擾,請勇敢地開口申訴檢舉捍衛自己的權利,但如果你沒有,請不要因為一時的無聊,找樂子,覺得攻擊一下無傷大雅,就隨意說謊。
你可能會因為你的說謊,失去了一個熱情為你們付出的老師,或是同學或是朋友。
你往往不會知道你失去的是什麼。
如同女主角最後找老師懺悔,他沒有預料到自己的說謊,會造成這麼嚴重的事件,他的無知和不勇敢導致於這個事件越燒越烈。而失去一個真正想要為他們好的老師。
如果你因為無知說了謊,請勇於認錯,即便你和女主角一樣有個可怕的哥哥,還是應該要為自己的謊言負責,否則你人生會一輩子愧疚。
《師控風暴》2/7全台上映。
值得大家一起進戲院觀賞。
0 意見